“借助打造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健康步道、民宿、濱河大道黃河景觀水系等旅游基礎設施,園區總產值從創建之初的3億元增至4億元。”近日,吳忠市利通區古城鎮新華橋村黨支部書記陳奇介紹,該園區年接待游客8萬余人次,帶動近2000人增收致富,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近年來,利通區不斷優化旅游空間、推進產業融合、開拓旅游市場、完善旅游服務,逐步形成“全景、全域、全季”旅游全產業鏈,串珠成鏈形成特色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不斷釋放農旅融合集群效應,走出以鄉村旅游激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上橋鎮牛家坊村形成以餐飲服務、蔬菜種植、果蔬采摘、苗木繁育、家政服務、花卉銷售、民俗文化、生態觀光農業為主的特色產業。“去年村集體固定資產達到5000多萬元,村集體收入1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00元。”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少云說,隨著投資1.5億元的“吳吃堡”街今年建成運營后,將會實現村集體和農民收入翻番。
東塔寺鄉白寺灘村碧玉廣場旁邊的碧玉民宿、阡陌民宿、青鳥民宿迎來一撥又一撥客人,大家或是參觀游覽,或是拍照打卡。“我們借助大青葡萄的產業優勢,打造了集葡萄長廊、碧玉廣場、農家樂采摘園和精品民宿為一體的鄉村游產業鏈,每年吸引近10萬游客光顧,銷售葡萄收益5000多萬元。”該村黨支部書記郭枝說。
利通區通過出臺“引客入利”政策,舉行“兩曬一促”推介活動,舉辦鄉村文化旅游節,實施“吳吃堡”街、黃河文化公園等服務業項目,打造新華橋、白寺灘、牛家坊等特色鄉村旅游集群,發展A級旅游景區6家、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9家、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
“我們將通過豐富‘游’的內涵、突出‘吃’的特色、改善‘購’的環境、培育‘娛’的活力,加大旅游供給,做優做亮全域旅游品牌,努力實現旅游景觀全域優化、旅游服務全域配套、旅游產業全域聯動、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利通區文旅體育廣電局副局長金曉榮說。(記者 蒲利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