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天職和宗旨是服務實體經濟,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發展著力點,要為實體經濟和國家重要戰略、重大建設引入“活水”,保駕護航。萬山磅礴看主峰!中國平安將繼續全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春節假期過后的2月上旬,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市各大園區已有序復工生產。
走進東莞市長安鎮的德興工業園,一處倉庫入口正?恐惠v轎廂式小貨車。車廂門往外打開著,一位工作人員站在車廂里將一袋袋綠色編織袋裝著的物料往車廂里搬。作為一家分租式廠房,卸貨、生產、裝貨是工業園內的普遍場景。三百多名員工在這里,將一件件原料、半成品變成更完整的產品輸送出去。
“制造業當家”在大地上的有序生長,離不開安全生產的必要前提。各種各樣的產品從“制造之都”東莞市生產制造,走進千家萬戶,輸向世界,其背后是無數員工及其所在工廠的安全生產。而科技力量的涌現,掀開了安全生產的新篇章,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制造業當家,安全為先
德興工業園隸屬于漢遠集團,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是一家分租式工業園。二十多家中小型制造企業在這個工業園內有序生長,“主要是刀具、數控機床企業,也包括一些專精特種新企業。”漢遠集團旗下德興工業園區域總經理李平介紹道。
德興工業園消防高空救援點
在員工、原料、成品、半成品都高度集中的工業園,如何保障人和物的安全,便成了李平、企業主以及整個東莞市超過6000家分租式工業園常年考慮的問題。德興工業園的員工大多租住在周邊,騎電動車通勤。工業園一側入口外的停車棚內停著幾十輛電動車。棚內靠里的墻壁上每隔不遠的距離都安裝有滅火器。李平說,火災是工業園管理和園里制造企業共同面臨的主要風險,電路超負荷短路、電動車電池等很容易引發火災。長安鎮一些工業園區以前就發生過這樣的火災事故。
除了電池的內部防范,東莞分租式工業園還需要火災風險保障。其中,保險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為上述部分企業托底風險,“但是在過去,這類企業的安全基礎差、火災風險高,投保財產保險和責任保險的費率都比較高,加上部分小企業主缺乏保險意識,火災保險的普及率很低。”平安產險東莞分公司責任險業務部團隊經理黃廉灼介紹道。
在制造業當家的發展態勢下,運用科技賦能風險減量推動防災減損,讓保險普惠成為可能。
銀保監會不久前發布的《關于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簡稱《意見》)指出,加快科技創新與風險減量服務融合,鼓勵財險公司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手段,重塑風險減量服務理念,壓縮服務時空距離,優化服務模式,降低服務成本,提升財險業風險減量服務整體效能。
平安也積極響應政策。其中黃廉灼所在的平安產險為服務東莞制造發展,2020年內部就針對東莞分租式廠房火災保障進行了立項。“經過幾個月實地調研和溝通,在東莞市消防救援支隊、銀保監分局的指導下,我們于2021年7月在長安鎮德興工業園最先進行了試點。”黃廉灼說。
廣東首創“保險+科技”園區保險服務,保安全穩發展
平安產險“一園一策”火災保險綜合治理方案在上述背景下走進工業園區。
創新,在時時刻刻、方方面面發生。
保險方面,平安產險東莞分公司將專業的消防安全服務及物聯網科技系統融入保險方案,相較于傳統企財險,大幅度降低了投保門檻,以保障火災爆炸導致企業自身的財產損失、第三者人身傷亡及第三者的財產損失。
黃廉灼對比過去制造業相關的保險,“火災的風險點比較多,對風險的把控比較難。因此,制造企業投保的成本也高。”
2022年5月,在東莞市消防救援支隊、銀保監分局的指導下,由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整合打造的“保險+服務+科技”模式正式落地長安鎮德興工業園。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平安產險為德興工業園建立了一個以物聯網為載體的風險管理體系:熱紅外攝像頭、聲光報警器、溫度傳感器等近70個物聯網設備遍布園區,接入消防物聯網監控與分析平臺,形成一張安全保護網。
“單單智能攝像頭就有兩百多個。我們規定所有電動車都不能進入園區,電梯里外都安裝了攝像頭,攝像頭如果智能識別到有(電動車)電池進入電梯內,電梯門就無法正常關閉。”李平介紹德興工業園具體的技術設備時說,在生產車間,攝像頭則會自動檢測關鍵崗位是否有人并自動報警,實現全環節的風險前置管理,盡量消除安全隱患。
德興工業園電梯智能攝像頭
此外,平安產險還積極拓展風險減量服務內容,為德興工業園提供安全隱患排查、應急演練、風險評估等。在試點之初,平安產險就針對德興工業園組織了一次全面的風險“體檢”,發現消防安全隱患86處,并推動園區進行全面整改。
而對企業來說,借助科技和服務的賦能,從過去的不會干到跟著干,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得以有效落實,消防安全風險則通過新模式下的保險被有效轉嫁,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德興工業園消防智能設備可視化測試點
“創新”不僅體現在保險與科技的結合,更體現在模式及理念上的創新,通過保險“服務”前置,將傳統的火災保險重風險篩選轉變為重災前預防,讓火災保險惠及更多企業,形成風險管理共同體,凝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風險管理服務前置,增強發展信心
傳統的鎮村工業園,見證了東莞制造業的崛起歷程。如今,制造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新的產業園也在拔地而起。
東莞市長安OPPO研發中心建筑項目的建設正如火如荼,鉆機馬達聲轟鳴,吊機起起落落,混凝土運輸車來來往往,現場工人都在忙著施工。
安全生產無小事,容不得半點松懈。東莞市長安鎮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分管安全的負責人陳廣棕向筆者說明,“大型建筑建設的主要風險是高空作業,占安全事故比例較高,另外還有用電安全等。”
為此,承建方中建四局及工程對應的項目組內部均有嚴格執行的安全措施與規范——例如塔吊定期維護、塔吊等關鍵設備嚴格要求專業操作人員持證上崗、關鍵點安裝攝像頭、人臉識別操作人員等。
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項目安全主管吳先杰談到項目安全規劃,“在項目啟動之初,全程都有項目安全主管負責跟進,制定項目安全管理策劃。同時,安全策劃的內容也會根據項目進度進行實時調整,保證各個環節的安全有序推動。”
在項目立項之初,保險相關方也會開始制定對應的安全責任保險方案。在長安OPPO研發中心項目中,平安產險積極推動安責險,為OPPO長安研發中心項目提供3000萬元風險保障。承保以來,平安產險提供專家現場咨詢、安全風險評估、教育培訓、應急演練等事故預防服務共6次。
其中風險排查服務主要內容為: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針對生產生活場所進行隱患排查、風險評估測試,確保風險早發現、早解決,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應急演練服務則通過應急救援隊伍協同消防等有關部門,開展救災應急實戰演練,通過避險疏散、應急逃生、傷者救助、事故救援等場景真實模擬險情應急處置全過程,以演促練,提高社會面緊急避險意識和應急救護能力。
“場外專家的建議,對我們提高項目安全策劃的全面性有幫助。很多預判性、經驗性建議能讓安全策劃的制定有更多參考。”對于平安提供的專家現場咨詢服務對項目工作的影響,吳先杰給出了如上回答。
實際上,平安在風險減量服務上做了多年探索和實踐。黃廉灼對此的理解是,“我們所有人都希望不要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因此花了比以往更多的精力思考如何進一步防患于未然。”在保障基礎上,如何通過前置服務發揮更大價值,幫助制造生產過程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發生,成為平安創新思考的關鍵。
另一個有力的證明就是平安產險自主研發打造的“鷹眼系統DRS2.0”。該平臺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度金融科技發展二等獎。據介紹,該平臺以常見的地震、洪水、臺風等氣象災害為研究方向,利用數值模擬、衛星遙感等創新技術,進行自然災害預測預警。截至2022年12月31日,“鷹眼系統DRS2.0”平臺通過企業寶、短信、微信等方式,向223萬客戶發送防災預警提示及防災信息超過441萬條,累計為客戶減少損失超2億元。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也是廣東產業的鮮明底色,是廣東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脊梁”挺起之外,“平安”隱于身后,以“保險+服務+科技”新模式筑實制造業腳下之基,筑強“制造者”的信心。這正如馬明哲所言,中國平安將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覆蓋廣度,讓金融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客戶,推動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