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全市場222只QDII基金(A/C類合并計算,下同)中,共有111只取得正收益,占比為50%,業績分化較大。與去年原油、豆粕等大宗商品主題QDII占據收益榜前列不同,今年科技題材表現尤為強勢,年內回報率居前的多為科技主題的QDII產品。
具體來看,共有12只QDII基金年內凈值回報率超10%,其中排名前五的QDII基金分別為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易方達標普消費品指數增強人民幣A、華夏全球科技先鋒、華安法國CAC40ETF、華寶標普美國品質人民幣A,年內回報率分別為14.90%、13.14%、11.81%、11.68%、11.67%。
從持倉行業來看,科技股占據績優QDII的重要倉位,這也與今年美股科技企業的表現相關。例如,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前三大持倉個股分別為英偉達、特斯拉、阿斯麥;而華夏全球科技先鋒則重倉微軟、蘋果、安森美半導體、英偉達等個股。
部分基金經理在去年四季度便布局全球市場。以廣發全球精選美元現匯為例,去年四季度,基金經理李耀柱將英偉達倉位提升至7.75%,取代特斯拉成為組合的第一大持倉個股,截至目前,英偉達年內股價漲幅約為60%。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QDII業績表現并不理想,從類型來看,多為跟蹤港股市場的相關產品。據Wind統計,截至2月28日,共有26只QDII產品年內跌超5%,跌幅居前的包括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長盛環球景氣行業、廣發恒生科技ETF、天弘恒生科技指數A、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等。其中最高跌幅達到8.20%,以此計算,QDII基金年內首尾業績差最高已超過23個百分點。
近年來,我國QDII基金發展較快,規模增長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全市場QDII基金總資產凈值為2943.27億元(剔除ETF聯接基金市值),相比2018年底的681.48億元上漲超330%。從結構來看,QDII產品中又以股票型為主,最新資產凈值為2355.09億元,較2018年底的406.41億元漲近480%。
從今年新發產品來看,景順長城全球半導體芯片產業、招商納斯達克100ETF、銀華海外數字經濟量化選股等11只QDII基金陸續發行。此外,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還有18只QDII基金正在等待審批。
不過,隨著規模增加和產品布局的鋪開,QDII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更受市場關注。與年內業績相似,中長期視角下QDII基金依然呈現明顯的分化態勢。從近三年業績來看,油氣類產品表現亮眼,其中回報率最高的為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A人民幣,近三年收益為194.03%;華寶標普油氣A人民幣近三年回報率為152.31%。不過,仍有55只QDII產品三年來業績仍未回正。其中,鵬華全球高收益債人民幣跌幅居前,為-51.58%。 |